吉安新聞網青原訊 近日,青原區糧食物流倉儲中心庫(青原區青糧糧油儲備公司),一輛輛滿載的運糧車在等待卸糧?,F場機器轟鳴,全自動收糧流水線正有條不紊地作業,一派繁忙景象。如今正值夏糧豐收時節,青原區富灘鎮的5.28萬噸“智能糧庫”全面建成投入使用。
公司副經理曾建華介紹,項目建設占地面積100畝,總投資11900萬元。中心庫今年竣工投入使用,開通了兩條糧食入庫收購線,平均每天收購糧食300噸左右,預計今年早稻收購糧食1.1萬噸,確保糧農賣糧不再難。
實現集約化。按“一個中心庫、三個收納庫”的整體布局,采取“退城進郊、部分站所有序退出”等方式,新建中心糧庫,改造富田等糧管所3個收納庫,盤活部分土地資產,改善儲糧條件,增強倉儲能力,實現集約化經營,產生規?;б?。
凸顯智能化。配套建設了集約管理、安防預警、智能作業等智慧糧庫數字化應用場景,搭建多功能智能化糧庫管理體系,融合智能化、信息化和綠色儲糧技術,實現自動檢測倉內外空氣溫濕度,倉內自動控溫,在線監測倉庫儲存量,實現保質減損、降耗提質、好糧好價,確保儲糧數量真實、質量良好、儲存安全。
增強便民化。中心糧庫建設信息公開、糧食烘干及農產品檢測系統,及時公布收購政策,告知國家質價標準、質量要求,滿足農民糧食產后服務、農產品品質檢測等需求,方便農民賣“明白糧”;建設智能出入庫系統和“一卡通”糧食收購系統,能夠快速完成交易,實時顯示糧食的具體檢驗信息,實現收購流程全程控制、責任可追溯,糧款網銀直接支付售糧農民,有效避免“人情糧”和“打白條”現象。
文/彭生茍、陳啟道、曾春招